金秋十月的晨光中,我们以IB PYP(小学项目)"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终身学习者"为指引,围绕超学科主题《我们是谁》,通过游戏化探究活动引导幼儿理解文化认同与全球公民意识的联结。以下是本次国庆庆典的教育实践反思。
晨间集会:仪式中的归属感探索
当五星红旗在双语主持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,我们抓住这个"可教时刻"(teachable moment),将传统仪式转化为探究契机。教师抛出开放性提问:"为什么国旗是红色?五颗星星在诉说什么故事?" 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展开假设:"红色像太阳一样温暖""大星星是老师,小星星是我们"。
这种"概念驱动"的对话帮助幼儿理解"象征"的意义,同时渗透PYP学习者培养目标——当孩子们主动脱帽行注目礼时,我们看到了懂得关爱的品质;当外籍幼儿用中文跟唱时,正实践着胸襟开阔的国际情怀。仪式结束后,南非籍学生Luca举着国旗卡片说:"我的红心可以装下两种颜色",这正是PYP倡导的"扎根本土,放眼全球"的生动写照。
风车里的探究密码:STEAM与协作的交响曲
草坪上的风车活动被设计成跨学科探究:孩子们用回收材料制作风车时,数学思维在测量叶片角度时萌芽("怎样转得更快?");科学探究在测试风力时发生("跑起来会有大风将军帮忙!");当团队协作拼搭爱心国旗时,社会技能在空间规划中生长。
我们特别设置"问题解决站":当强风吹乱风车阵列,教师引导中班孩子用PYP思维工具"思考-配对-分享"寻找对策。最终他们用鹅卵石固定风车底座,并发明了"风向侦察员"角色。这过程中,积极探究与勇于尝试的IB学习者特质得到自然体现。韩国家长惊喜地反馈:"孩子回家用乐高复现了风车阵,说这是'合作的魔法'"。
蜂窝纸工坊:文化符号的解码与创造
在国旗手工环节,我们突破简单模仿,引导深度思考:"为什么五角星要黄金色?""如果设计幼儿园旗帜会加入什么元素?" 孩子们用蜂窝纸创作时,小龄幼儿用拓印探索对称美,大龄幼儿绘制星轨图案——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在"最近发展区"获得成长。
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生的文化联结:加拿大籍幼儿Luna将枫叶元素融入五角星,中国孩子主动建议"可以做个枫叶星星博物馆"。这种创意碰撞正实践着PYP"多元表达"的理念。最终呈现的装置艺术《我们的颜色》中,38种红色系材料拼成的国旗,诠释着"和而不同"的深刻内涵。
反思循环:从爱国情感到全球胜任力
在PYP特色的反思环节,孩子们用"3-2-1桥梁法"分享收获:"3个新发现(国旗会说话/风需要团队/红色有很多朋友)→2个疑问(其他国家怎样庆国庆?)→1个行动(想教英国笔友折五角星)"。
作为教育者,我们观察到:当爱国教育以探究为载体时,知识获取升华为价值建构——风车拼图时的互相等待,诠释着公民责任;手工讨论中的观点碰撞,孕育着文化同理心。这些学习体验正如IB所言:"教育应照亮通往理解的道路,而不仅仅是填充容器。"
结语:让童心成为文化传承的彩虹桥
本次国庆庆典通过PYP教学方式(游戏化、探究式、协作式等),将文化认同教育转化为可触摸的经验。当孩子们指着风车阵说"这是我们的爱心密码",当混龄组用三种语言合唱《友谊地久天长》时,我们看到了未来世界的希望——那将是由懂得文化根脉、兼具国际视野的终身学习者共建的美好天地。
正如IB使命宣言所期许的,我们正在培养"能够通过跨文化理解与尊重,开创更美好、更和平世界的使者"。而这一切,从幼儿园草坪上那面随风飞扬的彩虹国旗开始。
本文融合的IB PYP元素:
超学科主题《我们是谁》
学习者培养目标(Principled, Caring, Open-minded等)
关键概念(形式、功能、连系)
教学方法(游戏化学习、差异化教学)
国际情怀与本土认同的平衡